曾寫過華語圈第一篇三金典禮主視覺設計的演變史,當時我曾說過,金鐘獎的設計改變意識出現是三金典禮中最晚的一位,而去年主視覺以及整體視覺規劃走向有點卡漫的繽紛螢光,很活潑討喜,完全能聯想到提摩西要做動態時的躍動感。今年找來 #洋蔥設計 Onion Design 進行,hmmmmm.....也不是說不好看,但就有種四平八穩的誠品聖誕節賀卡大展感。
.
看概念說明,大致上來說就是星光匯聚成星河,群體合作等等。截取一下官方文字:「視覺的亮點在金鐘背景中,設計師將每個獎項化作星座符號,代表幕前幕後的電視人,每一份努力都能串聯成星系,一同為彼此加油打氣。主視覺設計以『鐘』為主要元素,有種反璞歸真的感覺,整體視覺設計都以低調、內斂,去襯托那顆鐘,把光芒留給這些幕前幕後從業人員。」
.
目前不太知道為什麼要從星座切入(莫非國師 唐綺陽占星幫 要串場?)從平面視覺部分看,金曲今年找 #楊士慶,金鐘去年找 O.OO Design & Risograph ROOM ,看得出來都在尋求年輕的創意,而去年O.OO主視覺裡原本沒有鐘,但後來陸續釋出的應用還是加上了一顆鐘,我覺得金鐘獎的主視覺不一定要有鐘啦,金曲也慢慢脫離一定要有音符或樂器這件事,早年金馬獎大概主視覺都會有匹馬,但後來就丟掉這件事,反而走出一個新格局。
.
過往都會搭配數位動態推出,希望今年動態設計出來的時候我會改觀。